打击“假冒伪劣”似乎今不如古,古代为何假冒伪劣商品少?


打击“假冒伪劣”似乎今不如古,古代为何假冒伪劣商品少?


文章图片


打击“假冒伪劣”似乎今不如古,古代为何假冒伪劣商品少?


文章图片


打击“假冒伪劣”似乎今不如古,古代为何假冒伪劣商品少?


文章图片


前言当我们兴高采烈打开网购的包装后 , 发现寄来的货物是个“山寨货” , 这种从天上跌入谷底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 。
当然 , 这种感觉不只现代人有 , 就连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人 , 也同样深受假冒伪劣产品的“荼毒” 。
但古代的假冒伪劣产品比例相比现代社会相当少 ,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呢?古代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如何?
假冒产品出现的历史原因
  • 没有商品交易 , 就没有假冒伪劣
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, 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商业经济发展水平 。 古代之所以出现得少 ,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代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 , 市面上流通的货物屈指可数 , 而假冒伪劣的比例相对就少了 。
甚至在一些自给自足的农耕国家 , 鸡、鸭、鹅基本都是自己养殖的 , 而粮食也是从地里直接收割的 , 满足了温饱之后的古人 , 其实购物欲望远远没有现代人强烈 。 与之相对比的假冒伪劣产品就少了 , 再往前几千年推移 ,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, 就不会有这种烦恼出现 , 因为当时压根就没有商品流通 。

  • 假冒伪劣伴随商品流通市场出现
真正出现假冒商品 , 是在商朝时期之后 。 商朝正式进入了青铜时代 , 当时除了基本的农业和手工业 , 青铜器和陶瓷等物品 , 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流通物品 , 这也形成了最初的商品流通原型 。
人们用多余的青铜制品换取粮食或是手工艺品 ,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买卖 。 当时许多人通过牛车运送或是船舶运输等方式 , 将货物带到一个地方 , 形成最初的市场流通形式 , 当时人们称之为“商贾” 。
直到商朝后期 , 甚至有人专门商品货物的交易 , 我们熟悉的姜子牙就是其中之一 。 这位后来的大将军在商朝的都城朝哥当起了小摊贩 。

《战国策.秦五》记载道:“太公望 , 齐之逐夫 , 朝歌之废屠” 。
其意思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 , 曾经在朝哥市场里卖牛肉 。
而商品流通的出现 , 势必会衍生出假冒伪劣产品 。 自古以来 , 无奸不商 , 说的正是商朝时期出现的这种情况 。 一些商人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 , 在交易时开始以次充好 。

张衡就在《西京赋》中记载道:“商贾百族 , 裨贩夫妇 , 鬻良杂苦 , 蚩眩边鄙 。 ”
其主要意思是 , 客户看了一眼正品之后 , 待谈好价格之后 , 商人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变成劣质产品代替 , 这是一种对百姓的欺骗 。 甚至将其上升到对汉朝商业氛围的攻击 。

各朝各代的“打假”力度和措施随着假冒伪劣的出现 , 相应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 。 市场交易在商朝刚刚起步 , 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害 。 而到了西周时期 , 针对假冒伪劣的交易行为就有了相应的法例条文出现 。

《礼记·王制》记载道:“布帛粗精不中数 , 幅广狭不中量 , 不粥于市 。 ”
由此可见 , 当时西周时期的中央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, 打击的力度相当之大 , 如果布料在颜色或尺寸不符合规定 , 则禁止上市 , 甚至直接责令关门 。
除了衣服布匹之外 , 西周对于餐饮的管理力度更加严厉 。 《礼记》中明确规定 , 种植的谷物和水果还没成熟时 , 禁止上市 , 防止商家以次充好 。 就连鱼类或是家禽 , 未到成熟期或是产蛋期 , 一律禁止宰杀售卖 , 违规者勒令停止营业 。
《考工记》中也记载了当时春秋战国时期 , 人们对于手工制品的质量要求 。 其中就有专门规定 , 手工艺品在进入交易市场前 , 必须通过国家的检验要求 , 残次品禁止流通市场 。 一旦被发现残次品流通市场 , 不仅商贩时候受处罚 , 就连制作才残次品的手工艺者 , 同样受到处罚 。

到后来的《关市令》更明确规定 , 每年都有专门的时间对货物进行检验 , 如果在唐朝的市场上经营假冒伪劣产品 , 违反规定者 , 不仅罚款 , 还要被杖刑70下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