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根苓连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

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,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(或)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 。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过高、糖尿、多尿、多饮、多食、消瘦、疲乏 。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。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,其胰岛素分泌缺乏,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。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、老年人,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,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(即胰岛素抵抗) 。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 。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,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,外周组织如肌肉、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。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,几乎占90%以上,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。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“消渴”的范畴 。
【临床应用】
曾艺鹏等2观察2型糖尿病湿热证患者30例,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6例,中药组14例 。治疗方法:常规组按美国DCT方案进行强化治疗,每天注射3次或3次以上 。3次注射疗法选择优泌林R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;3次以上注射疗法在前法基础上,睡前加用优泌林N 。规律监测血糖,调整胰岛素用量以空腹血糖(FPG)≤6mmol/L及餐后2h血糖(2hPG)≤8mmoL为血糖控制达标值 。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葛根芩连汤煎剂随症加减,中药组方:葛根20g,黄芩9g,黄连12g,甘草6g 。加减:阴虚热盛者合白虎汤;气阴两虚者合生脉饮;舌苔黄腻者加生薏苡仁、六一散;形体肥;,。
胖,脘腹胀满,不欲饮食,心下痞者合平胃散 。每次100ml,每天2次 。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为一疗程 。治疗结果:中药组14例,显效5例,有效6例,无效3例,总有效率为786%;常规组16例,显效2例,有效7例,无效7例,总有效率56.3%,两组比较,差异有显着性(P<0.01) 。经胰岛素强化治疗,血糖达标时间中药组(4.54±0.50天)较常规组(5.31±0.57天)短(P<0.01)治疗结束时胰岛素用量较血糖达标时中药组减少9.07±6.5,常规组减少4.38±5.94U,两组比较,差异有显着性(P<0.05) 。结论:对伴湿热证的2型糖尿病,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上,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,可以相对减少胰岛素用量,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。
按: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,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中医药认为阴虚湿热证治难点即滋阴恐碍湿、祛湿又恐伤其阴,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点 。本研究也发现,运用葛根芩连汤后,患者湿热证候积分可以显着改善,并在治疗结束时可相对减少胰岛素用量,这一点提示葛根芩连汤在改善糖尿病患者湿热证候的过程中,对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,促进胰腺B细胞的功能恢复上有帮助 。
刘秀荣30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,凡症见不同程度口干口苦,心中烦热或心下灼热,或反酸嗳气,舌红苔黄,脉数等有内热征象者均为本方选用依据 。对于寒热错杂或无典型里寒而有轻度热象者,亦可酌情选用 。临证根据气血阴阳盛衰之不同,常辅之益气养阴、滋补肝肾、健脾除湿、清热解毒等法 。方中用葛根量较大,多为20~50g,因其既可清泄肺胃实热,又能生津养液,对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苦症状有明显改善 。黄连用量多在6~12g,其过量易苦寒伤中,更易耗伤津液,有燥结者,长期服用则加重便秘之弊,故无便秘者用之为宜 。葛根与黄连同用又可制约黄连之燥 。黄芩多用1520g,其苦寒之性弱于黄连,对清肺胃实热则效佳 。若见倦息乏力,气短懒言,心烦多汗,舌红少津,脉细者,配合生脉散,以益气生津 。药用葛根20g,黄芩20g,黄连10g,炙甘草10g,党参30g,麦冬12g,五味子12g,桑白皮15g,地骨皮15g,知母12g 。兼见耳鸣,视物昏花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肝肾阴虚症状者,配合六味地黄汤,以滋补肝肾,药用葛根20g,黄芩15g,黄连10g,炙甘草10g,山药20g,山茱萸15g,熟地12g,茯苓12g,泽泻15g,丹皮12g 。形体肥胖,脘腹胀满,不欲饮食,心下痞满,舌苔黄腻者,配合平胃散,加草果、茵陈以加强清热化湿之效,药用葛根20g,黄芩18g,黄连10g,炙甘草10g,苍术15g,陈皮15g,茯苓15g,草果12g,茵陈12g,厚朴15g,白豆12g 。皮肤瘙痒、干燥,夜间尤甚,或皮肤生疮,红肿疼痛,舌红荅黄,脉数者,配合五味消毒饮,加强清热解毒之效 。药用葛根20g,黄芩20g,黄连10g,炙甘草10g,金银花20g,野菊花15g,紫花地丁15g,蒲公英15g,地肤子15g,白鲜皮15g,蝉蜕15g
【病案举例】
1.张某,女,50岁,于2006年3月4日初诊 。糖尿病病史7年,自觉口苦口臭,全身乏力,背部皮肤瘙痒,其中十几处黄豆大小皮疹,大便干,舌红苔黄腻,脉细,证属燥热偏盛,蕴热成毒,发于肌肤,治宜清热润燥解毒 。药用葛根20g,黄芩20g,黄连10g,炙甘草10g,金银花20g,蒲公英20g,紫花地丁15g,白鲜皮15g,地肤子15g,玄参15g,蝉蜕15g,野菊花15g,6剂 。复诊时口干减轻,术12g,6剂,其后随诊情况稳定,症状基本消失苦参10g,苍仍有口臭,背痒减轻,于原方加乌梅15g,蛇床子10g2.黄某,男,58岁 。患糖尿病5年余 。近半年遍服降糖药,血糖波动在13~18mmol/L.2002年10月20日诊:大便溏薄、黏稠,日2~3行,肛门灼热,粪池不易冲洗,时伴腹痛,口渴喜冷饮,纳佳,易汗出 。舌红苔薄黄,脉滑略数 。餐后2h血糖17.3 3mmol证属大肠湿热,予葛根芩连汤加味以清热燥湿疏方:葛根30g,黄芩10g,黄连10g,炙甘草6g,白头翁15g,绵茵陈30g,白芍10g,5剂 。2002年10月27日诊:大便已成形,腹痛消失,汗出减轻,仍8.44mmol 。予竹叶石膏汤清解余热以护胃津31餐后2h血糖口渴,余无异常 。查: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滑
【葛根苓连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】3.郑某,女,48岁 。糖尿病史7年余,自觉口苦口臭,全身乏力,背部皮肤瘙痒,见其发十几处黄豆大小皮疹,大便干,舌红,苔黄腻,脉细 。证属燥热偏盛,蕴热成毒,发于肌肤 。治以清热润燥解毒 。方药:葛根20g,黄芩20g,黄连10g,炙甘草10g,金银花20g,蒲公英20g,紫花地丁15g,白鲜皮15g,地肤子15g,玄参15g,蝉蜕15g,野菊花15g,6剂 。复诊时,其口干减轻,仍感口臭,背部发痒减轻,于原方加乌梅15g,蛇床子1g,苦参10g,苍术12g,6剂 。其后随访情况稳定,症状基本消失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