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精选文化摘要_“驸马坟”却埋着帝王,还发现一面镜子,专家:“禁止出国”展览』据考古专家根据墓内发现的文物来推断,这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“齐国”某位君王的古墓;说到“齐国”,如果按照史料记载来看的话,第一代国君应该是那位《封神榜》中的姜太公,...
按关键词阅读: 曹植 代表作品 建安
提起“春秋战国”,很多朋友都知道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各诸侯之间纷争不断,同时也涌现出了多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,其中的“齐”就是强者中的代表;或许有朋友会问,两千多年前的齐国,究竟能强大到什么地步呢?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是很多,但如果让考古专家来回答的话,则主要体现在一面“镜子”上;而这面“镜子”还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古铜镜,不仅彰显了古人的“超前”技艺,其本身还被列为“禁止出国(境)展览”的国宝级文物。
要说这面“镜子”,那就得先回到1978年的山东,当时正值扩建胶济铁路,修至一座大土包的时候,意外发现了很多古代墓砖;不用问,这下面肯定是一座古墓,据当地人介绍,这应该是上古一位“驸马”的坟墓。但随着考古队的发掘推进,这种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,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在主墓还未出现之前,首先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则是5座规模宏大的“陪葬坑”;主墓尚且未找到,仅是“陪葬”就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1000多件,这样规模的古墓,很明显不是一位“驸马”级别的人能享受的。
据考古专家根据墓内发现的文物来推断,这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“齐国”某位君王的古墓;说到“齐国”,如果按照史料记载来看的话,第一代国君应该是那位《封神榜》中的姜太公,几乎整个山东都是“齐国”的势力范围,到了刘邦平定天下后,这里的“齐王”就成了其长子刘肥的封地。当然,“刘肥”已经是汉代了,而这座古墓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;再说“齐国”的强盛,以刘肥为例,史料记载为“民十万户”,之前的齐国也是众诸侯中的佼佼者。
这些似乎还不足以说明“齐国”的强盛,随着一面古铜镜的出土,对于齐国究竟有多强大的问题,世人对其又有了新的了解;这面古镜在今天称为“龙纹矩形铜镜”,其通高116厘米,相当于1米2左右,仅是重量就有120多斤左右,但厚度却仅仅只有1厘米。也正是这1厘米的厚度,专家称之为“超前科技”;说到这或有朋友不理解了:今天的镜子还没1厘米厚,怎么古代的一面镜子就成了“超前科技”啦?
这还要从“镜子”的起源说起,最早古人整理衣冠是没有镜子的,而是以水为镜,史称为“监”;之后还出现了陶制、青铜等样式的“监”,说白了就是一个盛水的“盆”之类的容器。到了秦代,这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“铜镜”,但以“龙纹矩形铜镜”来看,最早的铜镜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;这里暂以史料记载为准,就算到了秦汉时期,所谓的“铜镜”都还很小,而且多为圆形,这跟其青铜材质有关。“青铜镜”面积小,而且必须是凸面,这才能映出人的基本轮廓,同时也注定了铜镜非常的厚度;如果将“青铜镜”做大,一则当时技术很难给镜面抛光,二则其本身重量和镜面厚度将达到无法预知的程度,而且很难保证镜中的影像还是一个“正常”的人形。
声明:本文是由网友投稿,文中所阐述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的立场。
来源:(暴躁的白羊座)
转载请注明【精选文化】网址:http://www.xuan6.com/d/01141F0632021.html
原题:“驸马坟”却埋着帝王,还发现一面镜子,专家:“禁止出国”展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