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步一厕,与下同溷:汉代厕所用处多,古人如何做到如厕潜逃?( 三 )



“厕窦 , 泻除秽恶之穴也 。 ”
猪窦的下窄上宽 , 只要不嫌肮脏 , 人是可以由此钻出钻进的 。 对于危难之际渴望求生的人来说 , 这算不上什么难题 。
东汉末刘备在刘表宴席上的如厕出逃 , 是从窦洞逃出成功的一个典型事例 。

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载:

“蒯越、蔡瑁欲因会取备 , 备觉之 , 伪如厕 , 潜遁出 。 ”
“伪如厕”说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真去了厕所 , “伪”只是说他借口去便溺 。
“潜遁出” , 则记载他进入厕所后的出逃方式 。 “潜遁出”之“潜”用字非常准确 , 说明刘备是“涉水”后“溺而得出”的 , 即他是从充满污秽粪水的厕窦中钻出去的 。
由此可见 , 古时候厕所的特殊结构 , 为危急时刻的古人们提供了逃生通道 。 虽然越壁而逃、遂窦潜遁的避难方式 , 自古为“君子”所耻 。

然而到了生死攸关之际 , 钻穴逾墙之徒 , 即如刘邦、刘备、吕布一代枭雄豪杰 , 亦不免侧身其中 。
结语汉代溷厕合一的方式 , 凝结了汉人的智慧 , 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。 同时 , 因其特殊的结构 , 也为古时候的人们提供了紧急出逃的逃生方式 。
无论是从农业生产 , 还是厕所建筑方面 , 汉代溷厕合一的厕所建筑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, 且时至今日仍在使用 。
参考资料:
《史记》
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
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
【五十步一厕,与下同溷:汉代厕所用处多,古人如何做到如厕潜逃?】《太平广记》

推荐阅读